编者按:杰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承传和发展的显然。擅于承继才能擅于创意,从沿袭的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,我们才能作好今天的事业。日前,“大师谈大美”系列学术讲座:“国学、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”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。
本次讲座邀中国艺术研究院终生研究员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梦溪兼任讲学嘉宾。何为国学?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当代意义是什么?如何在当代教育中更佳地承传国学与传统文化精华?本刊整理刊登讲座内容,与读者分享。关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还包括浩如烟海的文本典籍、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,以及民间艺术、民间礼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它们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。
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。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相连链,才是文化传统。
传统文化是摸得着、看见的文化遗产。而文化传统则是看不到的比较平稳的精神结构,它充溢流过在有所不同民族从古至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之中,其中包括着传统文化以求包含和传衍的规则、理念、价值和信仰。中国地域辽阔,历史悠久,不仅儒家思想在汉以后沦为文化的大传统的代表,同时,由于地域和族群的有所不同生活状态,又构成了根脉很深的文化的小传统。大传统指占有社会主流地位的思想形态,文化的小传统主要指民间文化、民间艺术、民间礼俗和民间信仰。
汉以后由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,经过历朝历代的非常丰富与变异,大大产生文化的新质。譬如东汉至魏晋南北朝、隋唐以来佛教文化的带入,以及道教文化的流传,经过三者的文化汇流而产生了宋明理学,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,思想史家称作新的儒学。
平其缘由,主要是儒家思想是具备包容性的学说,它既能吸收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思想,也吸取道教和道家的思想,再一在唐以后渐渐构成儒释道“三教合一”的历史奇景。儒释道三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,沦为传统社会精神网络长存不懈的承托力量。
文化传统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建构出来的文化典范来支撑和承传的。文本经典和典范性的文化遗存,里面集中于藏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密码,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,称得上现代人拒绝接受和相连传统的有效地方式。
跟传统的因子相连密切的大文化人、大艺术家、大文学家、大哲学家、大学者,他们的德范与风义和他们独创性的艺文杰作,需要起着为青年人获取精神模楷的起到。关于国学国学和传统文化不是同一概念。传统文化是一个涵蕴多重的十分宽博的范畴。
章太炎称作“国故”,胡适之说明为所有过去的历史文化。而国学所牵涉到的,则是对传统文化展开了解的学术研究。简言之,传统文化是文化形态,国学是学问形态。
中国传统文化是学问的研究对象,无法把学问对象和学问本身混为一谈。国学这个概念,首先要区分历史上的国学和现代的国学。
中国历史上很早已有国学这个语词。比如在《周礼》里面,就有“乐师出纳国学之政,以教国子小舞蹈”(《周礼·春官·宗伯》)的记述。后来《汉书》《晋书》《隋书》《唐书》《宋史》《明史》等史籍的记述,凡有国学一词经常出现,都是指国立学校。现代国学发端于何时?据我个人认识到的资料,最少在1902年,在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中,他们早已在用于国学这个概念了。
梁启超明确提出可以筹办一个《国学报》,黄遵宪指出还不是时候。他们当时谈的国学,当然是作为一门学问的国学,而不是要筹办学校。再行往前推向几年,1898年戊戌变法,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百日维新高潮之际,出版发行了一本著作叫《劝学篇》,其中谈到学校的课程设置,应当“旧学为体,新学为用”。但1921年梁启超出版发行《清代学术概论》,在叙论张之洞的众说纷纭时,自述为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。
1904年,梁启超写出《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》,其中有一段话谈得更加必要:“近顷悲观者流,闻新学小生之吐弃国学,恐国学之从此而歼灭。吾不此之惧也。但使外学之输出者果昌,则其间接之影响,无以使吾国学别再配活气,吾不敢断言也。
但今日意欲使外学之真为精神普及于祖国,则当转输之任者,必邃于国学,然后能收其效。”梁启超这段文字,具体把国学与“新学”“外学”比较应来用于。那么可以说道,张之洞明确提出的“旧学”,梁启超自述的“中学”,和梁、朱通信中谈的“国学”,其涵义大体上是完全相同的,即国学是和西学、新学、外学比较不应的一个关于中国自己学问的概念。
国学概念尽管用于,但学术界并没对概念本身不作学理分梳,直到1923年,北大国学门出版发行《国学季刊》,请求胡适为之写出发刊词。胡适写到:“‘国学’在我们心眼里,只是‘国故学’的简写。
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,都是我们的‘国故’;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,就是‘国故学’,省称作‘国学’。”意思是研究中国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,就可以叫国学,但恨没说道历史文化本身就是国学。不过胡适的国学定义,并没被学术界所接纳。当时学术界的共识,是指出国学就是中国的固有学术。
所谓固有学术,所指的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、两汉的经学、魏晋的玄学、南北朝至隋唐的佛学、宋代的理学、明代的心学、清代中期的朴学(以考据为中心的学问)等等。指出国学是固有学术,那是此一方面的专家研究的问题,跟一般的民众不更容易再次发生关联。可是作为国学,却与一般民众互为隔绝,难道也决不值得注意。1938年5月,20世纪的一位大儒马一浮先生,在浙江大学举行国学讲座,给国学下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定义。
他说道:“今先楷定国学名义。荐此一名,该摄诸学,唯六艺不足以当之。
六艺者,即是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艺》《不易》《春秋》也。”(《泰和会语》)“六艺”又称“六经”,是经过孔子删订的现存最具体化的文本经典,是古人智慧的最低结晶。马一浮称之为“六经”为中国文化的最低的类似的形态。大哲学家熊十力则说道,“六经”是现代人做人和立国的基本精神依据。
我们华夏民族,如无“六艺”为精神依据,之后人不知何以为人,国亦知道何以为国。葛洪说道过:“五经为道德之渊海”,既是“盛世存正之所由”,又是“己任行径之准绳”,“其用近而业贵,其事大而辞美,有国有家容易之制为”。要之,“六经”不仅是中国学问的源头,也是中国人德范德传的渊薮,是中国人己任修德之基,同时也是中华立国的精神承托。近年我从以《易经》为代表的“六经”里面,也还包括后来沦为十三经组成部分的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孝经》里面,辨别抽绎出五组价值理念:诚信、爱敬、绂、节操、和同。
这些价值理念,不仅归属于过去,也归属于今天和明天;不仅合适我们中国人,也合适全世界所有的人,是人类的共计价值。以我多年研习中国文化的所学,渐渐觉到:中华文化需要贡献给世界的,主要是人之为人的、群之为群的、家之为家的、国之为国的一整套精神价值论理。这些价值理念的精神旨归,是使人沦为完善的人,使群体沦为人与自然的群体,使家沦为有内亲有爱人有敬的和睦的家,使国家沦为讲信修睦、怀柔近人的礼义文明之邦。
国学、传统文化怎样转入当代教育弄清楚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,了解了它们的质性,国学、传统文化怎样转入当代教育,就较为更容易解决问题了。按照马一浮新的给国学下的定义,即指出国学是“六艺之学”,其中还包括六艺之道、六艺之教教和六艺之人几个环节。因此国学本身就具备后学的意涵。
明确说道,就是通过六艺之教教来传授六艺之道,从而培育六艺之人。六艺之道就是“六经”的价值论理。所谓六艺之人,就是用作为中华文化最低智慧的价值论理,来修养熏习华夏子孙,使之沦为明德、孝、怀仁、达用的有理性的一代新人。
国学在今天转入教育,说到底,就是展开中国文化的价值教育。后学的方法、途径,主要是文本的经典读者。“六经”文本读书一起绝非烦难,但《论语》事实上可以作为“六经”的详细读本。
孔子谈的道理,只不过就是“六经”的基本道理,只不过通过夫子的言传身教,化作了日用常行,显得更加平易近人、将近人、易入。此正如马一浮所说,《论语》里面有六艺,《论语》可以合六艺。
所以我指出,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国学课,主要是背诵《论语》居多。再行选修,渐渐读书全本。
小学五年级、六年级,除了背诵《论语》,可以重新加入《孟子》选修和诵读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。初中,还是以《语》《孟》等四书居多,同时再加文言文的文学创作锻炼。
高中,稳固《论语》等四书的背诵成果,必要重新加入“六经”的文本选修。大学一二年级的国学课,“六经”先读之外,可以减少一些学术史的内容,还包括诸子百家的选篇。至于传统文化转入当代教育,一是精选辑诗词古文转入课本,作为教材;二是地上地下文化遗存的驻足和熏陶;三是开办明理课,作为公民的必修课程。
《中庸》对明理有定义:“好学几近智,力行几近仁,知耻近乎勇。知斯三者则闻所以明理。”我的一个结论:明理,从知耻开始;自学国学,从背诵《论语》开始。
本文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-www.pme-expo.com